这个名词其实不太听得到,但是在战争年代非常广泛,爆震性耳聋又名间断脉冲噪音损伤,简单的来解释就是由于枪弹或者炸弹爆炸所产生的脉冲,就是那个冲击波再加上响声造成了内耳损伤,从而引起了听力损失。
爆震性耳聋是怎么回事?
爆震性聋(explosive deafness)指由于枪炮射击、炸弹及其他爆炸物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波引起中耳、内耳损伤、听力下降。
如果出现这类现象及时就医,不可胡乱滴药,需保证耳道内干燥,不可进水。急性听力损伤者,要尽早停止噪音暴露,进行药物治疗,若鼓膜穿孔,在3到6个月的时间内,没有自行愈合的话,及时进行修补手术。
爆震性耳聋的病因是什么?
战争及军事演习期间主要是各种枪、炮等火药武器的爆震,现代战争中高科技武器如导弹、核武器等引起爆震更为强烈,范围更大。和平期间各种民用爆炸物如爆竹、烟花等,以及从事开矿、采石、建筑和筑路等施工时的爆破性作业。生话中非炸药性可爆物的出现,如锅炉、煤气罐、氧舱及高压锅等高压容器,也是引起意外爆震的原因之一。
爆震伤是由于爆震的瞬间,高温、高压的气体迅速膨胀,形成冲击波和强噪声后直接作用于人体而造成的损伤。冲击波为导致听觉器官的丰要因素。一般认为0.14—0.35kdcm2的压力可造成鼓膜破裂,4—7kg/cm2可引起内耳的损伤,包括听骨链骨折和脱位,鼓室内出血,圆窗膜破裂以及毛细胞、蜗神经、听神经损伤。冲击波造成听觉器官损伤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外耳道,也可通过咽鼓管,或通过颅骨传导引起迷路震荡等。
爆震性耳聋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主要是由于患者在工作或者是生活当中接触巨大的声响,如枪击声或者是爆炸声,所引起的爆震性耳聋。
在临床上查体时,可见外耳道有新鲜血迹,鼓膜充血,严重时会有鼓膜三角形或者是椭圆形穿孔。同时耳蜗及听神经会有相应的损伤。在做电测听检查时,单耳或者是双耳会有重度或者是极重度的听力下降。
当爆震性耳聋出现以后,患者需要积极的住院,改善内耳供血和神经营养治疗。同时需要积极的避免接触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来增强免疫力,爆震性耳聋会逐渐的恢复正常。患者日后需要避免进一步接触噪音及巨大声响。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