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有很多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年龄增长与噪声损伤。除此之外,遗传因素(包括先天与后天的)、耳毒性药物,还有很多耳部疾病都可以导致听力损失的发生。其中,90%的听力损失都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为什么听力下降都是从高频开始呢?
一般从高频的下降比较多,因为人的耳蜗部分在最外面是蜗底,蜗底起到的对高频的解析,而蜗顶位于耳蜗的内部一般受损的较少,所以一般听力下降都是从高频开始,当然也有从低频开始下降的,因人而议。
一般来说,人类耳朵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4000Hz以上的频率被称为高频。人与人正常交流,只要耳蜗的500Hz到3000Hz的频率听觉功能正常就行了,所以当高频听力受到损伤,人们往往完全没意识。而高音耳机所引起的听力下降频率恰恰就是在高频。一旦高频听力下降,就会慢慢向低频扩展,如果高频水平听力损失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噪声污染仍然存在的话,其他频段的水平听力也出问题,慢慢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
频率越高的区域越容易受到损伤是由很多抄客观因素决定的。主要与外耳道的自然共振效应袭、耳蜗的解剖结构和听神经的分布有关。听神经百的外层由来自蜗底的神经组成,传送高频音度;中心部由来自蜗顶,传送低频音的神经组成。外伤、缺血、缺氧等理化环境的变化,都会最先问影响来自高频的外层神经。
大部分的人从出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就在逐渐缩小。从最开始的16-20000Hz,逐渐缩小的过程,其实就是听力下降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老化的过程。所以老年性的听力下降也是以高频开始居多。
此外,从生理结构上来看,高频的感知主要是由耳蜗外毛细胞进行的。这些毛细胞最容易受到药物或噪音的影响,也处在最容易受到损伤的位置。所以,听力下降大部分都是从高频开始。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