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耳聋通常指60岁以上的双耳由于听觉系统老化和其他病原体缺乏而出现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大多数老年患者希望别人说话“慢点半拍”,喜欢安静的环境。50%~70%的患者伴有持续性耳鸣。然而,发病年龄和进展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在40岁时有听力障碍,有些人在80岁时仍能听到和看到。这与遗传因素、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和身体条件有关。人们普遍认为,男性、城市居民、工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群体的发病率较高。
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耳鸣耳聋吗?
并不是说人老了就一定会耳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和系统衰老、退变会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呈渐进性双侧对称的听力下降,同时也会伴有言语识别能力下降
人上年龄了身体各个器官都会慢慢衰减尤其是耳朵,眼睛最为明显,只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出现的症状也就不一样,老年人听力下降多为神经性耳聋听不清的现象,经常出现答非所问,误解,要求重复等与外界交流出现障碍,长时间下去就变得不爱说话,言语交流敢会下降,严重的会导致老年人心理抑郁和老年痴呆,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尽早预防,发现,干预耳聋。
耳鸣耳聋患者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1、要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一旦有耳鸣,不要过度紧张,应及时接受医生的诊治。在诊治过程中,听从医生指导,积极配合治疗.并且可积极主动地发挥其他优点来分散自己对耳鸣的关注,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多培养一些兴趣点。
2、改变不良习惯,咖啡因和酒精常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能够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因此缺氧会对毛细胞引起损害。平常应注意少吃肥腻、甜食,以防积滞成痰,加重病情。肾虚耳鸣者,尤要减少温燥饮食的摄取量。
3、多食含锌饮食,引起耳鸣、耳聋的因素许多,缺锌是一个重要原因。耳蜗内锌的含量大大高于其它器官。常见含锌可观的饮食如牛肉、鱼肉、鸡蛋、鸡肉、种种海产品、桔子、苹果、核桃、番茄、黄瓜、白菜、萝卜等。
4、避免噪声污染,忽然的巨大声响和长期的噪声接触,均能引起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因此高危人群(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里)尤应注意噪声防护,如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另外,不要长期、大音量的使用随身听耳机。
四种治疗方法
人上了年龄听力减退是一条自然法则,目前还没有办法逆转它。然而,有效的治疗可以减缓耳聋的进展。方法如下:
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改善微循环的血管扩张剂,如西比林、双吡达莫、苯达唑、丹参、脉络宁、络心通、尼莫地平、穿山甲、百日咳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内分泌制剂,如性激素等;脂蛋白溶解剂,如安妥敏等;维生素,如维生素A、E;中成药,促进血液循环,祛瘀,诱导复苏,促进气血循环,如益气复聪汤、玉凤宁心片、松陵血脉。安神补心丹、二龙左慈丸等安神补心镇静药,如安神补心丹、格拉斯特罗迪亚丸、多西平、地西泮、卡马西平等。
2.补充锌、铁等微量元素。耳蜗和前庭是锌含量最高的器官。据统计,30%~58%的老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缺锌症状。补锌后患者纯音听力改善20%~28%,耳鸣缓解25%~40%,可延缓或预防老年性耳聋的发生。老年性耳聋患者血清铁含量低于正常人时,可能发生红细胞硬化,导致耳蜗供血不足、听力丧失或完全耳聋。补充铁能扩张耳蜗血管,软化红细胞,有效预防耳聋。
3.治疗全身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异常患者应及时合理治疗。无禁忌症时可采用高压氧疗法。
4.佩戴助听器。有严重耳聋症状的患者可配备助听器,与他人沟通,避免孤独和悲观。同时,可以通过语言训练和唇读训练来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