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阶段,人体各器官出现老化,听觉器官也不例外,听力障碍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据全国调查数据,全国有1500万耳聋患者,60岁以上老人有60%耳聋,在残疾疾病里居第四位,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和关节炎。
听力下降对老年痴呆有影响吗?
据科学研究显示,与听力正常的老人相比,听力受损的老人思维和记忆更差。听力下降,大脑接收声音的刺激减少,需要耗费更多能量来处理声音,因而会牺牲一些本来用于处理记忆和思维的能量,长期下来就导致老人思维和记忆力下降。因此,老人在生活中会出现沟通困难、交流减少等情况。久而久之,老人就失去社交的兴趣,逐渐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变得沉默寡言、心理自卑。听力下降严重影响老人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老年痴呆。
专家称,老年性听力障碍主要是一种退行性变,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听力下降的老人因怕麻烦别人,而尽量减少同他人的言语交流,随着老人听力进一步下降,亲属朋友觉得同其交流太吃力,便对其大声吼叫。久而久之,老人容易变得孤僻、易怒、认知能力下降,甚至导致老年痴呆。提醒大家,老人出现耳鸣、噪声环境下听觉能力和言语辨别能力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测试听力并佩戴助听器。
据权威部门调查,随着年龄增长,听力下降患者比例显著增大,50岁以上老人为1/8,65岁以上老人为3/8,年龄在70至92岁的老人比例则高达7/8。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将会有越来越多老人受听力下降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