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耵聍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是如果我说耳屎,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没错,耵聍就是耳屎,只是讲的稍微专业一点了而已。
耵聍太多,会影响听力吗?
正常情况下,耳屎会随着人的咀嚼运动,自行排出。但有些人耵聍腺分泌旺盛,平时也不注意个人卫生,时间长了大量耳屎堆积在耳道内造成耵聍栓塞,会引起传导性听力损失。
耳屎存在于外耳道内,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从而保护耳道深处的鼓膜吧不至于干裂,使鼓膜保持最佳运动状态,还可以过滤和缓冲强大声波对鼓膜的伤害,如果耳屎很多,并且有堵塞耳道的趋势,会影响听力,使听力下降,听到的声音变小,但是将耳屎清理干净后即可恢复,但耳屎多且堵塞严重,不仅会影响听力下降,还会损伤耳道以及鼓膜。
不要随便掏耳朵
(1)如果使用未经消毒的尖锐器械掏耳朵,很容易造成耳道、鼓膜的损伤,引起耳道感染、鼓膜炎和鼓膜穿孔,引起听力减退和邻近组织的感染。
(2)经常掏耳朵,会使外耳道受到刺激,其皮肤鳞状细胞或基层细胞就会出现异常增殖,易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等病变。
(3)如果我们随便掏挖耳朵,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霉菌带进外耳道,这就会使耳道奇痒难忍。如果霉菌生长在鼓膜上,还可能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现象。
(4)清洁耳道最好的办法是用干净的粗细合适的棉签轻轻地伸进耳道去卷几下,把耵聍清理出来。由于鼓膜位于距耳道口62.5px~87.5px处,骨性耳道皮肤菲薄易受伤害,故不宜将棉签伸进过深,否则容易伤及鼓膜及娇嫩的骨性耳道皮肤,引起急性外耳道炎及鼓膜外伤。
科学掏耳其实很需要技巧 掏耳朵千万不可太频繁,每个月1次即可,最多不要超过两周1次。工具最好选用棉棒,不要用金属或塑料制成的挖耳勺,其质地较硬,外耳道皮肤又相对娇嫩,皮下组织少,容易被划破而引发溃烂、感染。
具体方法是:轻轻地将棉棒头拽蓬松,以防缠绕过紧的棉棒划伤耳道,然后耳朵朝下,用其沿外耳道画圈转动,力道要轻柔,深度不要超过1厘米。另外,指甲缝易藏匿细菌,平时最好也不要用手指掏耳朵。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