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3亿人,其中30%的老年人患有听力障碍。老年性听力损失与耳病已成为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发生耳聋的机会是很多的,因为老年人年龄大了之后,身体的很多机能都会有一些衰弱了,同时出现了老年性耳聋之后,一定要知道一些具体的临床特点,只有这样才知道老年性耳聋是什么样的疾病。
老年性耳聋有什么表现?
(1)60岁以上出现原因不明的双侧对称性听力下降,以高龄听力下降为主。
(2)听力下降为缓慢的进行性加重,开始时常不被注意。随着高频听力的下降,对语言的分辨能力有所影响,此时患者有听得见声音,听不清内容的情况,常需别人重复。以后随着语言频率的受损,则要求说话者提高声音与之交谈。
(3)常有听觉重振现象,即患者常述,“别人说话低声时听不到,但大声时又觉得太吵。”
(4)语言分辨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即称“音素衰退”。多数情况下纯音听力减退不及语言听力严重,年龄越大此种现象越明显,即在许多老年人尽管纯音听力基本正常,但仍不能理解讲话的内容。
(5)在老年人中有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附加”听力丧失,导致他们在听阈水平相同时的言语功能较年轻者差。同时还存在着低估自身听力丧失的趋势。
(6)在嘈杂的环境中,老年人对语言的理解更差。在老年人即使其听敏度损失不大,但在有噪声的混响环境中,其理解言语的困难度要比听力正常的年轻人大得多。对于有听力损坏的老年人,其理解言语的难度更大。
(7)部分老年性聋的患者可以伴有耳鸣,常为高频声。开始时为间歇性,在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渐变为持续性,白天也可听见。耳鸣常始于30—40岁,其出现率随年龄而渐增,60—70岁时达到顶点,此后即迅速下降。多数伴有耳鸣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耳鸣感到“习惯”,以后耳鸣可以自动消失。
老年性耳聋该怎么办
老年性聋主要因听觉器官衰老退化所致,这是生物的恒定规律,只是每个个体衰老退化的程度、速度不同而已。那么,发生听力下降又该如何处理呢?
1、要改善生活习惯,做到作息规律,锻炼身体。注意饮食,特别是高脂肪类饮食。另外,吸烟饮酒可引起小血管痉挛,影响内耳供血,因此要尽量戒烟忌酒,尤其是高度白酒。
2、避免接触强声或噪声。比如远离鞭炮,不在地铁公交等公共场合使用耳机等。
3、积极治疗基础病。多年临床实践证实,有效防治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均可改善老年聋患者的听力。
4、由于老年聋是听力逐渐下降的过程,在病情发展的初期很难有所察觉,因此最好每年进行听力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5、如果听力已然下降,影响了日常交流,那么就要及时到医院或正规的助听器验配店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切忌网上购买尚未调试的助听器或使用别人用过的助听器,这样的助听器其声音的放大量往往不符合患者本人的听力情况,会进一步导致听力下降。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