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触的大部分耳聋患者都不是先天性的,大部分都是外因、疾病造成的听力损失,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耳聋患者是因为常年的工作环境造成的听力损失。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有很多职业都面临着听损的潜在威胁。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些听损“高危”职业,以便让大家在工作中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听力。
哪些工作有可能成为耳聋的高危职业?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不断涌现,人们在面对紧张忙碌一般来说,如果在高于85分贝(含85分贝)的环境中工作超过8小时,造成听力损伤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并且,噪声每增加5分贝,人耳能暴露在噪声中的时间就必须减半,例如,噪声强度升高为90分贝时,能在噪声中最多停留4小时,以此类推。由此可见,长期高强度噪声接触,不做噪声防护,会扼杀我们脆弱的耳朵。那么生活中有哪些噪声职业呢?
10、理发师
吹风机是理发师和发型师必不可少的工具,数据显示,多台吹风机同时使用,噪音常能达到85分贝,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噪声级别,研究显示,如果暴露在这样大的噪声环境下超过8小时,很可能出现渐进性听力损失,如果噪声越大,在噪声下能够停留的时间将越短。
9、机动车驾驶员
数据显示,对于大多数机动车如卡车、汽车、货车司机来说,机动车产生的噪声、风噪声都会引起听力损伤,而且随着驾龄增加,听力损失程度也会逐渐加重。风噪声的影响对于驾驶员来说,常常左耳听力损失表现明显,也因不同国家驾驶位置不同而有差异性。因此,对于机动车驾驶员来说,一定要定期做听力检查,配备听觉防护装置如防噪声耳塞或耳罩等,降低听力损失的风险。
8、口腔医生
研究显示,在口腔医生的工作场所中存在许多高危因素(包含有生物因素、化学、物理因素,人类工效学因素,外伤、心理因素等),同时还有一个非常容易被忽略的物理因素——噪声。一份发表在环境与职业医学的报告表明,口腔医生使用的高速涡轮手机(牙科专用手机)发出的高频率声音(平均6KHz),导致口腔医生暴露在4KHz-6KHz(平均强度70-77分贝)的噪声中有出现阈值提高的现象。而且,惯用右手的口腔医生其左耳有明显听力损失。当口腔医生使用牙科手机在20厘米以上时,产生的噪音均在80分贝以下,当距离在10厘米时,高速涡轮手机(牙科专用手机)、超声洁治时产生的噪声是大于85分贝。因此,口腔医生需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7、园艺工人
美丽干净、花草整齐的公园往往让人赏心悦目,这都少不了辛勤的园丁们的辛苦劳作,但是您知道吗?园丁们在使用手持割草机清理草坪时,需要忍受着巨大的噪音,割草机或杂草机,正常运转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07分贝的噪音,因此,他们也需要使用防噪声耳塞或者头罩式防噪声设备。
6、音乐DJ或夜总会工作人员
这是城市夜晚的一大亮点,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往往让人感到震耳欲聋,噪音水平通常高于115分贝,想听清楚说话都很难,然而大多数调酒师、门卫、DJ等夜总会工作人员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劳作,很容易导致听力受损,因此,必要的噪声防护装备以及定期地检查听力很有必要的。
5、木匠
木匠常用的工具,比如电锯等,通常是巨大的“噪声源”,它们的机械噪声高达120分贝,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噪音水平。必须定时检查听力与做好日常的噪声防护。
4、建筑工人
建筑工地,噪音多样,尤其凸显的是操作重型机械作业时,如用锤子砸打时,会产生高达130分贝的噪音,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施工时的提醒标志:“工地作业,快速通过”。工地作业危险的同时也提醒路人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损伤听力。
3、矿工
使用电动工具或机械的作业时,都会有一个较大强度的噪音水平。矿石开采时,噪声水平也非常高。可达135分贝。因此,矿工这个职业也需要定期听力检查,防护双耳。
2、F1赛车手
赛车已经是一项非常普遍的活动,不仅能感受引擎带来的快感,赛车手们也会面临震耳欲聋的现象,此时的噪音水平可以达到135分贝。所以对于赛车手这个职业来说,一定要做好耳朵防护措施,才可能会降低听力损失的风险。
1、机场地勤人员
地勤是飞机起降的引导者,只有通过地勤人员的指引,飞机才能够获得正确的起降方向。可是,他们每天都要忍受飞机起降产生的巨大噪音,数据测量显示,飞机起降的噪音可以高达140分贝,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从事此类职业,必须做好噪声防护以及定期检查听力!
噪音导致的耳聋在我们接触的患者中非常多,噪音也是被列为了环境污染的七大公害之一。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不可能避免噪声,短时间的噪音、比较小的噪音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长期接触比较高强度的噪声就很可能出现听力问题了。
建议长时间接触这些高强度噪声的人士,加强听力保护意识,定期检查听力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耳塞、耳罩等保护措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