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发炎了,家长该如何护理耳痛宝宝? - 听力常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听力科学

听力常识
助听器知识
助听器保养
用户案例
      宝宝耳朵发炎了,家长该如何护理耳痛宝宝? 2020-01-28
很多妈妈都喜欢给自己的宝宝挖耳屎,有些人甚至把这当成了一种习惯。虽然妈妈们在挖耳朵时都小心翼翼,但还是不建议经常这样做。因为宝宝在年幼的时候耳朵是非常娇嫩的,甚至比身体的其他部位还要脆弱,而且在掏耳朵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用棉签或者挖耳勺,另外大人的力度有时候也很难把握好,稍不注意就会伤到宝宝的耳朵。



宝宝耳朵发炎了,家长该如何护理耳痛宝宝?
怎样缓解孩子的症状?
可以用温水清洗耳朵,然后用棉签蘸水轻轻挤压耳朵。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将孩子的头部垫高一点,这样可以缓解一点疼痛。但注意过高过软的枕头容易引起幼儿窒息,所以最好是在枕头下面垫一些物品而不是用大枕头。



观察处理
1.耳痛是2岁内宝宝的常见症状,先看看宝宝耳内是否有异物。
2.在宝宝哭闹时不要先哄着他停止哭闹,而是先测量体温,看宝宝是否发烧。
3.站在宝宝的身后轻声喊他的名字,或做拍手动作,观察宝宝是否有反应,以检查宝宝的听力是否受到影响。



细心呵护
1.如果宝宝耳道有分泌物流出,妈妈不要随意给宝宝掏耳朵,也不要随便往耳道里滴药水。
2.可用热毛巾敷在宝宝耳朵上,看能不能减轻耳痛症状,减少哭闹。



求助医生
1.如果宝宝的耳道里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或在耳痛的同时发烧至38℃以上,或是听力有所下降,要马上带宝宝去医院耳鼻喉科就医,尽快进行治疗。
2.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后还未能及时治疗,容易导致中耳炎,严重时会造成听力受损。
小儿一旦出现发热、耳痛等症,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此时查体若见鼓膜充血、膨隆,甚至耳道出现脓性分泌物,可考虑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经确诊,应及时治疗,以免迁延转为慢性,或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本病属化脓菌感染,故临床治疗首先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其次应注意保持耳部消洁,及时清洗外耳道脓液,用各种消炎药水滴耳。洗耳药一般予3%的过氧化氢液。滴耳消炎药一般可酌选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



好好保护耳朵
在治疗本病的同时,应注意清除耳周围的感染病灶,如鼻炎、扁桃腺炎、鼻窦炎等。若患儿在病程中突然出现高热、寒战、抽风,应警惕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若本病历经 3~4周仍不愈,身热不退,流脓量多,耳后乳突红肿疼痛,甚至出现耳后脓肿,则为并发急性乳突炎,必要时可行乳突凿开术。

此外,若耳痛明显,尚可予止痛药缓解疼痛,并嘱家长加强护理,注意保证患儿休息,多饮水,予软食等。

孩子总是得中耳炎,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吗?
1. 让孩子远离吸烟者,因为烟草会增加孩子感染的机率。父母在家里最好不要吸烟,让家庭环境保持清新。
2. 经常洗手,并且教育孩子经常洗手。虽然中耳炎不会传染,但导致中耳炎的细菌会让孩子的病。所以要保持手的干净,防止细菌由手入耳。并且不要让孩子亲密接触那些已经患病的人。教孩子保持鼻腔的清洁,减少细菌的衍生。

3. 如果孩子经常因为感冒而患中耳炎,那么可以去打一针流感疫苗。但在打疫苗之前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反复的中耳炎不仅会让孩子感觉不舒服,让他们的健康生活受到影响,还有可能损伤孩子的内耳器官,造成孩子的听力损伤。所以孩子如果老是耳朵不舒服,家长应当要重视。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


欧仕达官方微信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

注册X

找回密码X

获取验证码

确定

找回密码X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闽网药信备字〔2025〕00102号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来源网络采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闽网药信备字〔2025〕00102号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