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就是中耳内发炎,是一种常见病。中耳炎多发于8以下的儿童,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有发生,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耳鼻喉医院专家介绍,中耳炎是累及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儿童是高发人群,一般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
如何预防中耳炎损害孩子的听力?
宝宝月份小,咽鼓管的特性是短,平,宽,还在发育中,有时候喂奶的姿势不当,仰着或者让宝宝平躺着,呛奶等,也会间接导致中耳炎,先积极治疗中耳炎,等中耳炎治愈了再观察,中耳炎一定要及时积极治疗,如果炎症总是反反复复,时间久了,会有影响听力的可能的,如果不放心,现在已有针对婴幼儿听力检查的专业设备了,可以做全套的客观检查!

小孩急性中耳炎一般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是儿童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急性中耳炎继发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或鼻炎的急性发作。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耳痛、耳闷、听力下降,常伴有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穿孔后患耳有脓液流出疼痛可缓解,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儿童可伴高热,并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严重的会导致耳聋。小月龄的宝宝常常表现为情绪烦躁、脾气突然变大,抓耳朵、拍头等。

医生检查患儿的耳朵时,可以看到鼓膜红肿充血,有的甚至可以透过鼓膜看到中耳腔的脓液。治疗方法一般是耳朵滴药和鼻子喷药双管齐下,为啥鼻子也要喷药,因为人的耳、鼻、口腔是相通的,大部分中耳炎都和上呼吸道感染或鼻炎有关(所以科室叫耳鼻喉科),滴耳是治标,喷鼻是治本,如果宝宝伴随发烧,还需要服用退烧药缓解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也和鼻子有关,最常见是宝宝得了鼻窦炎,肿胀的鼻腔粘膜将咽鼓管(连接鼻腔和中耳腔的管道)的鼻咽部开口堵住了,不仅中耳腔的液体不能顺利排出,而且耳部气压也得不到平衡,使得中耳腔负压,导致中耳粘膜中的组织液深入空腔,于是就形成了积液。积液导致声音传导不畅,继而引起听力下降,可见分泌性中耳炎不会导致耳聋,只要把积液排出,就能恢复听力。治疗一般是清洗鼻腔后喷药,口服促进鼻涕排出的药物。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