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听力也在衰退,出现人们常说的“耳背”现象。大部分人会有这样的误区,认为老年人“耳背”是自然现象,既不用去检查,更不需要治疗。人在进入老年阶段后机体各种器官均出现退变,特别在感官上,以耳聋、眼花表现最为突出,呈现出年龄越大听力障碍人越多的现象。
老年人耳聋有其自身的特点,开始听力下降以高频听力为主,老人常对门铃声、电话铃声等高频声响不敏感,而平时的讲话能听到,以后逐渐引起中、低频听力下降;还有的表现为分辨能力下降。能听得见别人讲话,但分辨很困难,也就是只闻其声,不知其意,所以与人交流的能力会下降。
耳背会影响老人的智力吗?科学的回答:会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流行病学家弗兰克医生警告我们“听力损失并非微不足道的部分老化”,不少研究显示,它在我们的大脑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听力损失会加速老年人认知能力的下降,也就是说听不清别人说话,甚至有可能让我们患上老年痴呆症。
当老年人每损失10分贝的听力,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就会增加20%。与那些听力没有受损的老年人相比,仅有轻度听力损失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会翻一倍;有中度听力损失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会翻三倍;而有严重听力损失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会翻五倍。听力损失除了会让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还会让老年人的血压升高和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增加,而这些都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
占用过多大脑资源
对于听力损失为什么会造成认知能力下降,解释之一是,耳背的老年人在费力听清别人说什么时浪费了太多大脑资源。大脑在进行资源分配的时候,给了听觉很多的优惠。当听力下降时,我们听到的词语模糊不清,大脑接收的信息也模糊不清,所以就会分配更多的资源去努力听清,而这势必会占用其他大脑功能的资源。当我们大脑的某些部分失去了功能时,那其他健康部分就会来接管这些工作,备用的大脑资源就好像是以防不时之需的“认知储备”。然而,因为听力损失,用力“听清”的大脑可能会失去一些“认知储备”。这显然不利于大脑工作,会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
老年人“耳背”可用中医经络疗法
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中医复聪“耳穴按摩法”,通过按摩、提捏、点掐的方式刺激耳穴,可诱发循十二经脉的感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并通过丘脑系统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机体的平衡和营养状况,有效阻滞或抑制原有的病理失常,致使耳鸣耳聋病变减轻或消失。耳穴按摩法具备安全、绿色的优势,是耳疾、耳聋耳鸣、经常出现头晕目眩的患者采用的首选方法之一。
提醒老人:在出现听力下降时及时采取措施。比如针灸、穴位按摩、中医中药治疗有一定益处,但并不能逆转老年性耳聋。最适合的应对方法是及时配置一个合适的助听器,它虽不能治疗老年性耳聋,但对老人提高听力、防止听力障碍加重是最为有效的。
要注意的是,出现听力下降时,助听器要尽早配,不要熬到听起来非常费力了才去配。因为听力损害越严重,补偿就越大,在听力非常差时配助听器,使用效果会大打折扣。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