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我也没干什么呀,怎么就感觉一边耳朵听不清呢?”28岁的黄先生一脸苦恼地找到医生。经诊断,他患上了噪声性耳聋。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日前收治一名突然“耳背”的27岁患者。患者在一家外企物流公司就职,春节后公司要进行业务调整,他担心自己因工作经验和业绩成为裁员对象,因此连续一周加班到半夜,加之其一直忐忑不安,一天起床后突然发现对身边的声音不敏感,到医院诊断才知道是突发性耳聋。

年轻人已成为噪声性耳聋高风险人群,其原因是听觉长期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早期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逐渐恢复,拖久了则难以恢复,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病理损害或终身失聪。
这七件事可致年轻人“耳背”
噪音污染
除了工地装修,车辆鸣笛这种这种刺耳的噪音,其实KTV、电影院里过大的声音也属于噪音。声音过大会对耳内毛细血管造成刺激,导致巨大的损伤。建议减少去嘈杂的地方,避免噪音伤害,如果居住环境过于噪杂,可以选择耳塞或者隔音装修。

长时间戴耳机
公共场合戴耳机是个礼貌的好习惯,但耳机对于听力的损伤却是巨大的,尤其是很多人习惯在嘈杂环境中,把音量调到特别大,或者连续戴耳机几个小时,这些行为都会导致耳朵长时间处于高刺激高负担状态,对听力造成巨大的损伤。建议每天戴插入式耳机在十五分钟以下,耳罩式耳机则应该在三十分钟以下。
乱挖耳朵
挖耳朵虽然是很多人下意识的小习惯,但这样很可能会对耳道造成伤害,尤其是指甲、发夹等质地很硬的东西,很容易划伤皮肤。或者让细菌灰尘等不洁物,趁机进入耳内,引起发炎化脓等症状。
感冒
当发生感冒时,炎症、病毒不仅会损害呼吸系统,还会通过气管发展到耳道,造成中耳炎。所以,当发生感冒的时候需要尽快医治,以免发展成中耳炎,对耳朵造成损伤。

耳道进水
在游泳、洗澡等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进水的状况,这时候要及时清理耳道中积留的水渍,以免感染。正确做法是用柔软的棉棒擦拭外耳道,注意手法一定要轻。
耳膜受不压平衡
当耳膜内外压力不平衡时,会对耳膜产生较大压力,严重时还会造成穿孔。所以,当乘坐飞机,或身边压力发生变化时,应该尽量张嘴或者咀嚼口香糖,以保证内外压力的平衡。
情绪激动
情绪波动会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加速,刺激毛细血管收缩,也会影响到耳内的毛细血管,导致突发性耳鸣,甚至耳聋。
年轻人耳聋通常是突发性的,而老年人出现突发性耳聋主要是由于退行性改变。所以说,年轻并不是资本,年轻人的肆意挥霍,将有可能给您带来后悔莫及的后果。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规律生活,防患于未然,别为疾病上身制造机会,是当代年轻人亟需建立的正确观念。
爱护双耳、保护听力需培养良好的用耳习惯,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要注意饮食营养。此外,面对压力,应学会自我调适、自我减压,如果心理焦虑较严重应及时进行心理治疗。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