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上讲,听力衰退不仅使老人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变弱,还会导致老年语言障碍。因为听觉和听觉语言中枢同在颞叶,而听觉语言中枢需要完好的听觉系统传导,当听力减退时,听觉传导减少,听觉语言中枢接到的信息自然相应减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聋哑”。这种听觉和听觉语言中枢的长期闲置,就可能导致大脑某个特定区域的功能失灵,造成老年痴呆。

老人听力衰退是人体衰老在听觉上的一种表现,属生理现象,但也有病理性的因素,或者还可能是外在环境的影响。比如环境噪音、细菌病毒感染、耳毒性药物都可以直接破坏听细胞,而精神因素、代谢紊乱、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以及一些老年全身性疾病也会加速听细胞的衰落。所以,尽管无法制止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也可以根据致病的诱因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延缓症状的发展。
支招:7招保护听力
1.积极控制好血压、血脂,在积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饮食上以清淡、营养均衡为主。
2.减少对耳朵伤害的机会:经常掏耳朵、长时间在高分贝噪音环境下、经常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均容易损伤耳朵,造成耳朵听力下降,应尽量避免。
3.耳部按摩:耳部有很多经络穴位,常按摩的话可以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有助于耳朵保健。如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拇指和中指分开置于耳前及耳后,然后从耳垂开始,先揉揉耳垂,再夹着耳朵用一定的力度向上推,并紧贴耳廓,直到耳尖,如此反复数次。
4.控制情绪:情绪突然起伏,如暴怒等,或一段时间压力过大,精神过于紧张、疲劳,也可引起内耳的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内耳损伤。因此,应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5.如出现耳鸣、听力骤降、耳朵有被堵塞或进水感等耳部异常时,应及早就诊,以查明原因后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麦飞提醒,拖得时间越久,后面的治疗效果就越差,甚至还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
6、改掉挖耳习惯进行耳穴按摩: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导致鼓膜损伤。常按摩耳垂前后的处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
7、远离噪声:老年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间喧闹、人声喧哗等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声性耳聋。所以,老人不要在马路边晨练,尽量少进行噪声过大的文艺活动,如打鼓、击掌等,而应坚持慢跑、舞剑、散步等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
小贴士:
由于进入老龄化机体自然功能退化,我们在规律的进餐休息锻炼还要经常,按摩耳朵周围一些穴位,这样能起到听宫的功能复苏,每天早起按摩耳朵周围,晚上休息前再按摩一次,按摩时把嘴张口耳屏前有一洼陷这个位置按摩。随便把耳朵向上提提,耳垂拉拉耳轮揉揉。坚持每天早晚一定有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