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显示,从第一次发现听力有问题到得到检查、诊断、康复,间隔可能长达15年。听力障碍的发生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如“温水煮青蛙”,待发现影响日常交流时,已经到了重度听力障碍的程度,错失了最佳的康复时机。再有,有些老年人宁愿限制个人的社交生活,也不愿承认自己有听力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会感到耳朵越来越不好使,很多人认为这是正常的衰老现象,殊不知这里面埋藏着重大的隐患。
患者除了常见的眩晕症状外,还经常伴随蝉鸣、听力下降、刮风声响、耳道闷堵、“嗡嗡”作响、恶心、呕吐、出冷汗、同侧头及耳内闷胀感等常见症状。

用这5个方法测试老人听力是否受损
第一、习惯将头转向讲话者一侧,同时身体向前倾,为了能够听清别人的讲话;
第二、由于听力下降,经常听错别人所说的话,语速快了也听不清。
第三、小声听不见,声音大了又难受,听得见声音,但却听不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是什么。
第四、经常要求别人重复刚刚说过的话,易引起别人的误会。
第五、环境嘈杂的场合听不清,经常将电视音量开得过大,但是却总是将旁人吵得心情郁闷。
助听器可保残存听力
“超过半数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家人,都曾认为老年人年龄大了,耳背是正常现象,无需在意,这种错误的看法不仅会使老年人出现严重的听力障碍,更会对老年人的身心造成伤害。佩戴助听器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听力状况”,王希军指出,老年性耳聋患者及早接受治疗干预可保存残留听力,避免听力进一步受损,因为保留残存听力对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出现早期症状后要考虑是否有听力障碍,及早做测听检查,以便及时干预治疗。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