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14岁儿童总数超过2.2亿。做好儿童听力保健及听力障碍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康复具有重大的抢救性意义。
今天,小编邀请到耳鼻咽喉科的专家,让各位亲们能进一步了解儿童听力的致病原因、儿童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方法,树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理念,降低儿童听力残疾的发生几率。

坏习惯一:帮宝宝掏耳屎
许多爸爸妈妈认为耳屎对宝宝的健康有害无益,所以经常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帮助宝宝进行清理,而且清理得非常干净。但是错了,其实给宝宝掏耳屎的坏处非常多,尤其是外耳道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小宝宝,轻则伤及皮肤,重则损坏耳道。而且耳屎可以帮助降低噪音和尘土进入宝宝耳朵中,宝宝在洗澡的时候有水流进耳朵,耳屎还有“水来土掩”的作用,防止脏水的侵袭,进而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
坏习惯二:用力拧鼻涕
每个孩子都有感冒流鼻涕的时候,拧鼻涕是每个宝宝成长中的“必修课”,有些父母不注意指引,宝宝拧鼻涕的时候用力过猛,也会对耳朵造成伤害。尤其是两个鼻孔一起拧,可能会使鼻腔内的病菌经过耳咽管侵入鼓室,从而对耳朵造成伤害。轻则有耳堵塞感,重则耳痛、中耳积脓等问题。
坏习惯三:吸鼻子
有些宝宝在有鼻涕的时候懒得拧出来,直接往回吸,时间长了没有鼻涕的时候也会做这个动作,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会增加宝宝患中耳炎的几率,严重的可能会并发脑脓肿,非常危险。
上面的坏习惯,你有过吗?
小知识:
孩子耳朵进水正确处理方法
1、用干毛巾或纸巾,把外耳廓的水全部蘸干,轻轻将干净的棉球放在宝宝的耳道外,让宝宝的头向入水一侧倾斜,让棉球自动把水吸出,等棉球潮湿后就将它拿出来。
2、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指导他把头侧向一边,使进水的耳朵向下,将耳朵向后上方拉,单脚跳,借用重力使耳道中的水流出。
3、还可以把手掌紧贴孩子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续数次,将水“吸”出来。
作为新时代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宝宝的耳朵,别让这些坏习惯伤了宝宝的耳朵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