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耳聋以后还是要尽早的治疗虽然耳聋是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生命的但是它还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人们思想压力的加大,患上耳聋的人数越来越多,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伤害。那么,耳聋的常规检查都有哪些呢?
音叉试验是鉴别耳聋性质最常用的方法,常见检查方法有林纳试验,韦伯试验,施瓦巴赫试验,镫骨活动试验。
音叉检查:(tuning-fork test)常用C调倍频程五支一组音叉,其振动频率分别为128、256、512、1024和2048Hz。检查时注意:a)应击动音叉臂的上1/3处;b)敲击力量应一致,不可用力过猛或敲击台桌硬物,以免产生泛音;c)检查气导时应把振动的音叉上1/3的双臂平面与外耳道纵轴一致,并同外耳道口同高,距外耳道口约1cm左右;d)检查骨导时则把柄底置于颅面;e)振动的音叉不可触及周围任何物体。常用的检查方法如下:
(1) 、林纳试验比较同侧气导和骨导的一种检查方法。取C256的音叉,振动后置于乳突鼓窦区测其骨导听力,待听不到声音时记录其时间,立即将音叉移置于外耳道口外侧1cm外,测其气导听力。若仍能听到声音,则表示气导比骨导时间长(AC>BC),称林纳试验阳性(RT“+”)。反之骨导比气导时间长(BC>AC),则称林纳试验阴性(RT“-”)。
(2) 、韦伯试验(Weber test,WT):又称骨导偏向试验,系比较两耳骨导听力的强弱。取C256或C512振动的音叉柄底置于前额或头顶正中,让患者比较哪一侧耳听到的声音较响,若两耳听力正常或两耳听力损害性质、程度相同,则感声音在正中,是为骨导无偏向;由于气导有抵消骨导作用,当传导性聋时患耳气导有障碍,不能抵消骨导,以至患耳骨导要比健耳强,而出现声音偏向患耳;感音神经性聋时则因患耳感音器官有病变,故健耳听到的声音较强,而出现声音偏向健耳。记录时除文字说明外,可用“→或←”表示偏向侧,用“=“表示无偏向。
(3) 、施瓦巴赫试验(Schwabach test,ST):又称骨导对比试验,为比较正常人与患者骨导的时间,将振动的C256音叉柄底交替置于患者和检查者的乳突部鼓窦区加以比较,正常者两者相等;若患者骨导时间较正常耳延长,为施瓦巴替试验延长(ST“+” ),为传导性聋;若较正常者短,则为骨导对比试验缩短(ST“-” ),为感音神经性聋。
(4)、镫骨活动试验(Gelle test GT):检查镫骨内有无固定的试验法。 发生病变,或者砧镫关节被破坏,就会造成声音传导障碍,严重时会引起传导性耳聋。最容易对镫骨造成破坏的就是中耳炎,尤其是急性中耳炎。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而转为慢性,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鼓膜穿孔,继而使听小骨受累,与中耳内壁粘连,镫骨固定,砧镫关节失去活动能力,从而造成听力严重减退。
对于耳聋疾病,很多朋友患病迟迟不去医院检查,一是担心检查费用,二是担心检查项目比较繁杂,浪费时间又找不到相应的病因。那么,对于耳聋患者,应该做哪些相关的检查呢?下面就有请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吧。
检查项目一:专科检查。
1,耳廓,外耳道口,外耳道:判断外耳对声音的传递有无影响。
2,鼓膜,鼓室:可初步判断中耳有无疾病,对声音的传递有无影响。
检查项目二:仪器检查。
1,音叉试验:可初步判断①双耳听力是否一致;②耳聋是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还是混合性聋;③和正常人听力进行比较。
2,纯音听力检查,即电测听,临床最常用的听力检查方法之一。可以准确地了解受试者听力损失程度,比较准确地分析出病变部位,有时候甚至能分析出导致耳聋的原因。
3,脑干诱发电位(ABR):对于3岁以下的患者为常规检查。
临床运用:
1,判断听力情况(主要是高频);
2,确定病变部位。
3,声导抗:反映中耳传音系统的功能。
4,40赫兹听相关电位:主要是听力情况的客观评定,尤其是对于1000赫兹以下的更有价值。
5,耳声发射(OAE):判断耳蜗功能的客观检查之一。
6,特殊检查:包括CT,MRI等。可以判断外耳,中耳及内耳的解剖结构是否有异常。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