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9次全国助残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

尽管社会越来越进步,人们的观念也越来越开放和包容,但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在职业发展上仍然或多或少受到限制。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城镇残疾人口中,在业的残疾人为297万人,不在业的残疾人数是它的2倍;而在这其中,接受过康复训练与服务占总人数的8.45%;曾接受过辅助器具的配备与服务甚至不到7.5%。
除了教育水平的影响,对于听障人士来说,交流是阻碍其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最大难关。

特别对于许多因为事故或疾病导致后天性听力损伤的人来说,原本具备与听力正常人同样的知识水平和工作经验,却因为听力损失而失去工作机会,影响生活水平,对于人生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助听器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是一个陌生的设备,但对于听损人士来讲,它却是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虽然根据个人听力损失程度或性质的不同,使用效果也不尽相同,但除了极重度的听力损失,大部分听障人士都可以在助听器的帮助下得到一定的听力补偿,效果好的情况甚至能达到与人进行无障碍沟通,最大限度的利用残余听力,接近正常的聆听效果。
在助听器的辅助下,许多听障人士实现了成功就业,经济独立。
快递员、设计师、烘培师、企业家。。。通过听力干预,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听障人士也能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工作中的听障人士,请尊重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放下没必要的好奇和担忧,平等对待,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而对于听力障碍人士来说,与其完全依赖于社会帮助,不如自尊自强,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虽然前路仍充满挑战,虽然生活仍有遗憾,却也迎难而上,去搏出不悔的人生。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