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种性质的中耳炎,经过及时和适当的治疗,一般均可治愈。但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遗留后遗症,如局部因素不能及时处理、免疫缺陷、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中耳炎处理不当,炎症没有及时消退,迁延过久,就会导致各种永久的、不可逆的改变,引起听力损失和耳鸣为主要症状的后遗症。
中耳炎治愈后有哪些后遗症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超过3个月不愈,即可认为转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其表现为耳闷堵,听力下降,耳鸣等不适。这些症状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很难描述清楚,对于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也许没有任何表现,这也就是家长容易忽略该病的原因。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有可能出现揪耳朵、掏耳朵的动作,从背后叫他反应变差,听声音看电视喜欢偏头等表现。出现这些情况都要及时去医院就医,否则不但会长期影响孩子的听力,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中耳胆脂瘤
这是中耳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它虽不是肿瘤,却有着肿瘤一样的破坏性,严重的可以引起面瘫、迷路炎、脑膜炎、脑脓肿这样严重的并发症。中耳胆脂瘤其中一大部分病因是源于自幼迁延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这也是我们在这里提醒家长要彻底治疗孩子的中耳炎的原因之一。中耳胆脂瘤的发生、发展都是很缓慢的,而早期胆脂瘤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因此预防和及早发现胆脂瘤需要定期的到医院复诊、观察。
慢性中耳炎后遗症(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等)
这些病变发生往往比较隐匿,会对孩子日后听力有较大影响,而且治疗起来比较麻烦。

童年期的中耳炎会有哪些后遗症?
童年期的中耳炎对儿童以后的听力、言语和智力的发育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童年期中耳炎会在鼓膜和中耳遗留下难以处理的改变:听骨链坏死、固定,新骨 形成,鼓室硬化症,鼓膜硬化症,鼓膜穿孔、萎缩、囊袋、膨胀不全。还可遗留内耳的改变,表现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延迟的内淋巴水肿。这是因为中耳的微生 物释放的毒素或酶通过圆窗进入外淋巴最终进入内淋巴引起内耳的继发作用,已有报道内淋巴水肿是这种过程的晚期后遗症。而且还可影响内耳的传导和相差。组织 病理学研究看到炎性细胞穿过圆窗膜,引起浆液性和纤维性迷路炎,可以影响内耳局部或全部。这种鼓室源性迷路炎可能经历三个临床病理期,依次为急性迷路炎, 纤维性迷路炎和迷路炎性骨化。
温馨提示:一些研究显示持续分泌性中耳炎高发生率发生在急性中耳炎第一次发作之后,甚至有人统计急性中耳炎后分泌性中耳炎平均持续时间40天。由于儿童年幼,不会描述,常不引起家长注意,儿童哭闹,家长带患儿去儿科就诊,有时亦被儿科医师忽略,延误诊断,延误治疗。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